21个老工艺入选首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个个是宝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目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制定了第一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省共有21个项目入选,一起来看看,这些立于岁月浪潮中的绝美工艺,是怎样谱写时光印记的。
1.漆器髹饰类
楚式漆器技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达到了极高水平,是中外专家公认的中国漆器工艺的高峰,两千多年来一直在荆沙地区不断传承。目前仅荆州城区就有漆器作坊近10家。
2.纺染织绣类
阳新布贴属民间实用艺术,其工艺和制品应用范围有近30个品种,多采用黑色或深蓝色的土布为底布,以鲜艳亮丽的花布在上面贴花,成品具有黑漆点金般的直观效果,色彩和明度对比极其强烈。
红安绣活即红安民间传统刺绣活动,历来有“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红安民间刺绣绣品多样,针法灵巧多变,构图色彩表现手法大胆、夸张、变幻,表现出明快美、格律美、质朴美,极具有长江中下游艺术特色。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黄梅县。相传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汉绣是流行于湖北荆州、武汉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据史书记载,它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清。汉绣构思大胆,色彩浓艳,画面丰满,装饰性强,处处流露出楚风汉韵,在中国刺绣园地里自成一格,大放异彩。
3.剪纸刻绘类
老河口木版年画诞生于湖北襄樊市(现襄阳市)所辖老河口,追求精巧细致,采用“陡刀立线”刻制手法,种类繁多,从画幅上分中堂、贡笺、门神、神像、历画、喜画等二十多种。题材非常广泛,多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风民俗。
孝感雕花剪纸合南、北艺术之长,以清新活泼、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其工艺手法主要包括“剪”和“雕”两种方式,作品纤巧秀美、构图精致,给人以质朴纯真、健康活泼的感觉,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鄂州雕花剪纸是湖北地方民俗的重要载体,题材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示出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雕花剪纸在创制过程中刀剪俱用,完成的作品构图匀称,风格流畅细腻,生动传神,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体。
仙桃雕花剪纸流传于湖北仙桃一带,具有悠久的传承发展历史,以构图匀称、雕工纤细见长。仙桃雕花剪纸制作时,由艺人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出俗称“花样子”的绣花纹样,雕刻时一般可重叠一二十层白纸。
4.建筑营造类
吊脚楼是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房子四周楼檐翘角上翘,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廊”使吊脚楼自成一体,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5.雕刻塑造类
武汉木雕船模是湖北武汉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创始于清末,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船模按比例模拟制作各类木船,工艺精美考究,刻画细致入微,造型逼真传神,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借以认识和了解中国舟船的建造技术与结构样式,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通山木雕主要流传于地处鄂东南的通山县及其周边地区,其雕刻用材取自当地,以浮雕为主的雕刻技法和利用材料本身纹理色彩的处理手段构成自己的技艺体系,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
大冶石雕历史悠久,其民间石雕艺术以大冶市保安镇尹解元村为代表,从唐朝开始,便开山取石,依石而雕,世代相传。历代艺人凭借一锤一錾,化石为美,使这门技艺日臻成熟。
天门糖塑,起源可追溯到唐代,至今1400多年历史,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调入红、蓝、黑、黄四种色素备用,借助剪刀、小梳、小篾刀等工具及竹片、弹簧等辅助材,吹、拉、捏、压、剪等成形。
6.编制扎制类
麦秆剪贴是湖北仙桃传统民间工艺品,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烫色或染色,用“撕、剪、刻、抢”等特技工艺,或平贴,或直接用麦秸逐层粘堆而成画面。一般运用国画形式构图。嵌贴于镜框内,作为欣赏品。
7.中药炮制类
夏氏丹药制作技艺由夏氏家族秘传,以夏小中为代表性传承人,以中华传统丹药为宗,精选数十种天然矿物质烧炼而成,是我国仅存的为数不多的丹药,二零零一年五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马应龙眼药历经十四代人的传承,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尤以名牌产品“马应龙八宝眼膏”著称。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流程复杂,工序细腻,堪称我国中药传统生产工艺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开发价值和实用价值,是我国民族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8.中医疗法类
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是将马钱子经过一系列的传统手工炮制后,再与炮制好的其他药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马钱子散。通过炮制加工,使大毒性的马钱子所致的毒性反应,呈一过性、可控性,安全有效。依据“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理论体系,研制出了马钱子风湿丸、马钱子鳖甲丸、马钱子木瓜丸、风湿马钱子散等系列中药制剂。
9.金属加工类
铅锡刻镂技艺是湖北荆州敖氏家族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核心技术,该技艺对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模具制造技术提供了切实的范例,对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原真性修复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10.茶品制作类
赵李桥砖茶制作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至清中期,以赤壁羊楼洞(今属赵李桥镇)晋商为代表的砖茶制作技艺已臻完善,自成一家,享誉中外。羊楼洞砖茶远销蒙古、新疆、俄罗斯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是世界著名中俄万里茶道源头,还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茶叶原料供应和加工集散中心,影响了汉口和九江两大茶市的发展。
恩施玉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加工工艺沿袭唐朝的蒸青制茶工艺,创制于清代。恩施玉露有着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制作技艺。其加工延续唐朝陆羽《茶经》中的“蒸之、焙之……”工艺,创新了特殊的搓制手法。
重塑工匠精神,振兴传统工艺
第一批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这21个项目,你知道几个?
记者:孙望龙
编辑:蔡佳圆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热文推荐